PG电子
PG电子APP许小年:大力改善民营经济的生存环境
去年四季度以来,我们开始执行扩张性的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为应对当前的金融危,这些政策有一定的必要性,但其负面效应也不可低估,起码有两个难以解决的问题。
第一是政策效果的可持续性,能否单纯依靠货币政策和财政政策拉动内需?我认为存在着很大的疑问。如果民间消费和民间投资不能跟进的话,单靠政府花钱、银行放贷,很难实现持续性的经济增长,因为政府的财力不是无限的,银行也不能永远这样发放天量信贷,这么放贷,不可避免地要产生银行坏账。今年的经济回暖能否持续到下一年,关键看民间资本能否跟进。在民营企业生存环境恶化的情况下,我认为民间投资跟进的可能性不大。
第二个问题是就业。在这一轮宏观政策的执行过程中,我们看到“国进民退”的倾向,与改革开放三十年以来的方向背道而驰,资源配置向国有企业倾斜。银行考虑到经济下行的风险,为它的贷款寻找安全的避风港,有政府担保的国有企业和政府项目就成为首选,民营企业在资金和资源的获得上都处于劣势。“国进民退”对创造就业机会、保证社会稳定都是不利的,就业靠数量众多的中小企业,而中小企业的绝大多数是民营的。
我们呼吁决策层重新评价当前的政策,把政府花钱的指导思想,尽快地转变到启动民间需求,依靠中小型民营企业,创造足够的就业机会,依靠民营企业的可持续投资来拉动内需。为了达到这个目的,需要尽快采取措施,改善民营企业的经营环境。
我们建议,第一要放松管制,打破行政垄断,允许民营资本进入传统的垄断行业,比如石油、石化、电讯、交通、基础设施、电力、军工等等;允许让民营资本进入新兴服务业,包括金融服务业、媒体娱乐、医疗卫生、文化教育等等。只有这样,才能鼓励民间投资,扩大民营企业生存和发展的空间。
第二,放松管制,促进金融机构的创新,为民营企业提供全方位的金融服务。现有的金融机构不可能解决民营中小企业的融资难问题,尽管中央高度重视,但由于缺乏机构创新,中小企业融资停留在口号上。大型的国有银行成本比较高,给中小企业贷款无利可图,需要社区性的、低成本的草根型中小机构,专门为中小企业服务,这就需要降低金融行业的准入门槛,允许各类的民营小型金融机构进行尝试和探索。实际上,最为便捷的方法就是将现有的各类合法化,政府出台法律和监管条例,让它们依法经营,在阳光下操作,充分发挥它们支持中小企业、活跃地方经济的功能。目前在办公室里面设计出来的小型贷款机构,只贷不存,闭门造车,没有生命力,将来在市场中一定会碰壁。为中小企业提供金融服务的第二点,是要尽快推广风险投资基金和私募股权基金,结束政府部门的利益之争,推出“合伙企业法实施细则”,为民间的股权融资机构创造一个法律框架。
第三点是取消审批制。企业的融资是自愿的市场交易活动,企业自己决定什么时候卖股票、卖多少、以什么价格卖、在哪里上市;投资者自己决定怎么买、买多少和以什么价格买。不需要审批,只要符合法律规定的信息披露要求就行了。
第三,减轻赋税。目前民营企业的赋税太高,增值税加所得税,40%以上的税率,是世界上最高的之一。当前企业经营困难,政府应当减税让利,减轻企业的负担,让企业有更多的资金来从事生产和投资活动。
第四,加强知识产权的保护,促进创新。民营企业的产品技术含量普遍偏低,附加值低,研发和创新的投资显著低于国外企业。创新不足的原因之一是我们的法律环境不完善,对于知识产权不能进行有效的保护,创新很容易被抄袭,假冒产品充斥市场,企业的前期研发投资就没有办法回收。为了促进企业的创新,一定要严厉打击盗版、仿制和侵权的活动。
我同意大家讲的,危机也是机遇,但是为了把危机转变为机遇,在这里空谈是没有用的,国家要采取切实可行的政策,改善企业的经营环境,只有企业发展了,需求才有可持续性,只有企业发展了,才能保住就业,才能维护社会的稳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