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G电子

PG电子下载动态 消费金融ABS和金融债月报(2025年8月)

2025-10-11
浏览次数:
返回列表

  PG电子(Pocket Games Soft )全球首屈一指的电子游戏供货商[永久网址:363050.com],首位跨足线下线上电子游戏开发。PG电子,pg娱乐,PG电子试玩平台,pg电子app,pg电子外挂,pg电子接口,pg电子技巧,pg电子下载,欢迎注册体验!重要提示:通过本订阅号发布的观点和信息仅供中信建投证券股份有限公司(下称“中信建投”)客户中符合《证券期货投资者适当性管理办法》规定的机构类专业投资者参考。因本订阅号暂时无法设置访问限制,若您并非中信建投客户中的机构类专业投资者,为控制投资风险,请您请取消关注,请勿订阅、接收或使用本订阅号中的任何信息。对由此给您造成的不便表示诚挚歉意,感谢您的理解与配合!

  从ABS发行规模来看,截至2025年8月末,以发行起始日统计,消费金融行业共发行ABS规模达4993.6亿元,较去年同期增长10.7%。2025年8月内,消费金融行业ABS发行规模为799.2亿元,其中信贷ABS规模为131.1亿元、企业ABS规模为371.2亿元、ABN规模为296.8亿元,分别占比16.4%、46.4%、37.1%。从金融债发行情况来看,截至8月末,13家消费金融行业主体发行了21只金融债,累计发行规模达265亿元。

  本报告所指消费金融行业ABS基础资产主要来源于个人消费场景形成的小额、分散化债权。根据基础资产特性与场景差异可细分为(1)信贷ABS,包含微小企业贷款、银行/互联网消费贷款、信用卡分期贷款以及个人汽车贷款;(2)企业ABS,包含微小企业贷款、银行/互联网消费贷款以及一般债权;(3)交易商协会ABN,包含微小企业贷款、银行/互联网消费贷款以及一般债权。

  从ABS发行规模来看,截至2025年8月末,以发行起始日统计,消费金融行业共发行ABS(包括资产支持票据ABN,下同)的规模达4993.6亿元,较去年同期增长10.7%。2025年8月内,消费金融行业ABS发行规模为799.2亿元,其中信贷ABS规模为131.1亿元、企业ABS规模为371.2亿元、ABN规模为296.8亿元,分别占比16.4%、46.4%、37.1%。

  从金融债发行情况来看,截至2025年8月末,消费金融行业金融债发行主体达13家机构,累计发行规模达265亿元,共21只金融债。

  从二级市场交易情况来看,截至2025年8月末,银行间ABS/ABN成交量环比增速下降至负17.9%,较7月的7.2%由正转负,结束增长态势。交易所市场呈现分化走势,上交所成交量环比下降39.2%至6357.5万份,深交所成交量环比下降15.0%至3496.9万份。成交金额方面,上交所环比下降38.3%至61.5亿元,深交所环比下降12.9%至34.2亿元。

  风险提示:经济周期波动或通胀超预期上行;流动性错配与市场结构的风险;监管政策趋严。

  2025年8月12日,财政部、中国人民银行、金融监管总局联合发布《个人消费贷款财政贴息政策实施方案》,该政策通过财政贴息方式降低居民消费信贷成本,明确执行期为2025年9月1日至2026年8月31日。政策规定贴息资金在贷款利息收取时直接抵扣,授权商业银行及消费金融公司等作为经办机构,申请流程需授权银行查询消费交易信息以识别合规用途。贴息范围涵盖单笔5万元以下消费,以及单笔5万元及以上的家用汽车、养老生育、教育培训、文化旅游、家居家装、电子产品、健康医疗等重点领域消费,其中单笔5万元以上的消费以5万元为上限计算贴息。政策同时设定每名借款人在一家经办机构享受的累计贴息上限为3000元,对应符合条件的累计消费金额30万元,7月1日后提款且在政策期内有消费行为的用户亦可享受贴息。

  2025年8月12日,财政部会同民政部、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商务部等九部门联合发布《服务业经营主体贷款贴息政策实施方案》,该方案聚焦降低服务业企业融资成本,通过财政金融联动机制对符合条件的经营主体贷款给予贴息支持。方案明确适用范围为餐饮住宿、健康、养老、托育、家政、文化娱乐、旅游、体育8类消费领域服务业经营主体,要求贷款需在2025年3月16日至2025年12月31日期间签订合同且完成资金发放,资金需合规用于改善消费基础设施和提升服务供给能力。政策设定单户享受贴息的贷款规模最高可达100万元,要求贷款经办机构强化资金用途管控并优化服务流程,确保贴息资金精准投放至目标领域。

  2025年8月13日,国家金融监督管理总局新闻发言人郭武平在国新办新闻发布会中强调需加强金融消费者权益保护,提出具体监管要求。发言明确贷款经办机构需建立健全内部问题核查与处理机制,针对贷后管理、信息透明度等突出挑战制定专项应对方案,对信贷资金流向、收费标准告知等关键环节进行重点管控。要求机构优化投诉响应流程,建立投诉处理时限承诺制度,确保消费者诉求得到及时反馈与解决。同时提及需强化对委外催收机构的管理,规范催收行为,杜绝不当催收现象,这些要求与前期监管部门对消费金融公司违规处罚的重点领域相呼应,形成消费者权益保护的监管闭环。

  2025年8月,结合《个人消费贷款财政贴息政策实施方案》落地,汽车消费贷款贴息细则进一步明确,将单笔5万元及以上的家用汽车消费贷款纳入重点贴息范围,涵盖汽车购置、保险及维修等相关支出。政策规定汽车消费贷款贴息比例为年化1%(按符合条件的实际贷款本金计算),最高不超过贷款合同利率的50%,执行期与整体政策一致,为2025年9月1日至2026年8月31日。明确汽车消费贷款需通过指定的23家贷款经办机构办理,消费者需以贷款资金全款购车,且贴息计算以单笔5万元为上限,若分笔转账可按笔分别享受贴息。同时,政策与1月商务部等8部门印发的《关于做好2025年汽车以旧换新工作的通知》形成衔接,共同构成汽车消费支持政策体系,汽车金融公司可依托自身业务场景参与政策落地。

  2025年8月4日,重庆蚂蚁消费金融有限公司成功发行其成立以来首期金融债券,该发行活动基于中国人民银行7月批准的150亿元债券额度,该额度有效期至2027年7月3日,允许机构在有效期内自主选择发行时间及规模。本期债券发行规模20亿元,期限3年,票面利率1.9%,发行流程中于7月30日披露发行公告及债券募集说明书,8月1日公布申购区间为1.70%—2.40%,申购时间定为8月4日9:00—18:00,最终发行期限自2025年8月6日至2028年8月5日,采用单利按年计息,按年付息,到期一次还本,最后一期利息随本金一并兑付。募集资金明确用于补充公司流动性并优化资产负债期限结构,此次发行标志着蚂蚁消金正式打通金融债直接融资渠道,且其资本充足率、拨备覆盖率等指标均符合监管要求,满足金融债发行的资质条件。

  2025年8月19日,国家金融监督管理总局上海监管局批准中国银行股份有限公司受让中银消费金融有限公司部分股权,股权转让后中国银行持股比例增至47.98%。根据《消费金融公司管理办法》相关规定,消费金融公司主要出资人持股比例需不低于50%,此次股权结构调整使中国银行持股比例接近这一监管要求。监管批复明确股权转让需遵循消费金融公司股权管理的相关规定,确保股权转让过程中公司治理结构稳定,股东资质符合监管标准,此次调整有助于巩固主要股东主导地位,为公司后续股权优化与合规经营奠定基础。

  2025年8月,四川省唯品富邦消费金融有限公司获国家金融监督管理总局四川监管局批复,准予开展固定收益类证券投资业务。该准入批复明确固定收益类证券投资业务的范围需符合监管对消费金融公司资产配置的相关要求,机构需建立健全证券投资业务管理制度,包括投资决策流程、风险控制机制、合规管理体系等。批复同时要求机构在开展业务过程中严格遵守证券市场监管规定,确保投资行为与公司主营业务发展相匹配,此次准入体现了监管对消费金融公司业务多元化探索的支持,为机构拓宽资产配置范围提供了合规依据。

  2025年8月,4家持牌消费金融公司被纳入首批个人消费贷款贴息经办机构名单,包括重庆蚂蚁消费金融有限公司、招联消费金融股份有限公司、兴业消费金融股份公司及中银消费金融有限公司。根据《个人消费贷款财政贴息政策实施方案》要求,这些经办机构需建立专门的贴息资金管理台账,在贷款利息收取环节直接抵扣贴息资金,并按规定及时向财政部门申请资金清算。同时,经办机构需严格执行消费交易信息查询授权流程,确保贷款用途符合政策规定的消费领域,定期向监管部门报送贴息政策执行情况报告,遵循财政贴息资金管理与贷款流程规范。

  从发行规模来看,截至2025年8月末,以发行起始日统计,消费金融行业共发行ABS(包括资产支持票据ABN,下同)的规模达4993.6亿元,较去年同期增长10.7%。2025年8月内,消费金融行业ABS发行规模为799.2亿元,其中信贷ABS规模为131.1亿元、企业ABS规模为371.2亿元、ABN规模为296.8亿元,分别占比16.4%、46.4%、37.1%。

  从发行数量来看,截至2025年8月末,以发行起始日统计,消费金融行业共发行了530只ABS,较去年同期增长20.5%。2025年8月内,消费金融行业ABS发行数量为88只,其中信贷ABS数量为6只、企业ABS数量为49只、ABN数量为33只,分别占比6.8%、55.7%、37.5%。

  从发行期限和发行利率来看,起息日始于2025年8月的消费金融行业新发信贷ABS的平均期限为3.12年,环比上升;票面利率中位数为1.98%,环比亦增加。新发企业ABS的平均期限为2.64年,环比大幅降低,票面利率中位数为2.00%,环比下降。新发ABN的平均期限为2.30年,环比上行,票面利率中位数为1.95%,环比持平。

  根据万得资讯数据,截至2025年8月末, 13家消费金融行业主体发行了21只金融债,累计发行规模达265亿元。其中8月新增债券包括奇瑞金融15亿元3年期绿色债、吉致汽车金融2亿元2年期债及13亿元3年期债、重庆蚂蚁消费金融20亿元3年期债,反映行业融资节奏持续加快。发行规模前三的机构分别为奇瑞金融(50亿元)、马上消费金融(30亿元)和中银消费金融(25亿元),其中蚂蚁消金于8月4日完成首期20亿元金融债发行,票面利率1.9%,凸显头部机构凭借AAA信用资质占据融资成本优势,利率中枢保持低位运行。

  期限结构延续短期化特征,1年期债券共发行8期,占发行总期数38.1%,规模占比升至65.2%,显示消费金融机构更倾向利用短期债优化流动性管理以应对动态资本充足率考核。评级分化进一步加剧融资成本差距,AAA级机构票面利率中枢为1.78%-2.28%,其中马上消费金融7月发行的5亿元1年期债利率低至1.78%;而A-1评级的宁银消金7月发行的15亿元1年期债利率达1.65%,瑞福德汽车金融作为AA+评级主体,其3月发行的14亿元3年期债利率达2.50%,较同类AAA产品平均溢价60个基点,印证信用资质对融资成本的显著影响。

  绿色金融工具创新持续深化,奇瑞金融继4月发行25亿元绿色债后,8月再度发行15亿元3年期绿色金融债,票面利率2.27%,明确资金专项用于新能源汽车消费贷款,呼应监管层推动绿色消费信贷的政策导向。行业分化格局因监管门槛提升而强化,头部机构通过高频发行巩固资金成本优势,中小机构则面临融资渠道收窄与成本攀升的双重压力,凸显资源向高评级主体集中的长期趋势。

  截至2025年8月末,银行间ABS/ABN成交量环比增速下降至负17.9%,较7月的7.2%由正转负,结束增长态势。优先级证券票面利率维持下行趋势,头部消费金融小微类AAA档利率保持低位区间波动。ABN交易活跃度持续改善,换手率环比增长0.9个百分点至7.9%;信贷ABS换手率同步提升1.2个百分点至4.9%,反映市场对银行及互联网消费贷款等优质基础资产的配置需求稳固。政策端流动性支持效应延续,推动平台机构持续增发ABN;分散化债权资产池继续吸引银行理财和保险资金加大配置,机构以量补价策略进一步深化。

  交易所市场呈现分化走势,上交所成交量环比下降39.2%至6357.5万份,深交所成交量环比下降15.0%至3496.9万份。成交金额方面,上交所环比下降38.3%至61.5亿元,深交所环比下降12.9%至34.2亿元。主力品种消费贷ABS仍占据主导地位,但非消金类资产占比未显著变化。企业ABS换手率小幅上升至4.8%,主要受益于消费季节性因素及绿色金融资产发行平稳放量。二级市场流动性持续优化,全市场ABS换手率升至5.5%,较7月增长0.5个百分点。消费金融ABS与中短期票据利差进一步收窄至4.5至10.2bps,凸显风险溢价预期持续回落,头部消金小微ABS成交收益率稳定在1.75%至1.88%区间。

  从基础资产分类来看,2025年8月银行/互联网消费贷款ABS以10691.7万份成交量、106.6亿元成交金额保持市场重要地位,占全月消费金融ABS总交易规模的35.7%。一般债权ABS以12391.2万份成交量、121.5亿元成交金额跃居首位,其单笔成交金额微升至98.1万元,进一步凸显机构通过高频小额交易优化流动性管理的趋势,与区域性银行供应链ABS发行提速相协同;微小企业贷款ABS成交金额环比下降52.8%至17.7亿元,主要源于上期基数较高及机构被动补仓需求减少,其长期疲软态势未改。国有银行二季度虽占据73.3%发行份额,但8月仍未新增主力产品,叠加二级市场换手率连续三月低于15%,反映投资者对早偿率波动及底层资产风险的持续规避。市场延续“头部集中、场景分化”特征——银行/互联网消费贷ABS与ABS合计占比达76.4%,而传统小微资产因流动性溢价扩大持续承压;个人汽车贷款ABS成交金额环比增长74.0%至52.9亿元。

  经济周期波动或通胀超预期上行:若经济增速超预期下滑,居民收入下降将直接推高消费贷款违约率。经济下行可能引发基础资产现金流回款延迟,循环购买机制因优质资产稀缺而失效,导致证券端期限错配风险暴露。另一方面,通胀率突破政策目标将削弱固定收益证券的实际回报。同时,通胀压力可能迫使央行提前加息,加剧证券久期风险,尤其对期限3年以上的汽车金融ABS冲击更大。

  流动性错配与市场结构的风险:二级市场流动性枯竭可能会导致消金公司ABS因市场恐慌出现“有价无市”局面,例如日均成交额不足发行规模的0.1%,机构被迫持有至到期并计提减值损失。此外,市场供需失衡可能导致发行扎堆,消费金融ABS发行量激增,优先级利差被压缩,收益空间被过度挤压。

  监管政策趋严:监管政策突变可能限制发行主体资格,部分消金公司因新规要求不达标而被暂停ABS注册,存量证券面临评级下调压力。此外,数据隐私法规趋严可能削弱大数据风控模型有效性,影响底层资产生成质量。

  本订阅号不是中信建投研究报告的发布平台,所载内容均来自于中信建投已正式发布的研究报告或对报告进行的跟踪与解读,订阅者若使用所载资料,有可能会因缺乏对完整报告的了解而对其中关键假设、评级、目标价等内容产生误解。提请订阅者参阅中信建投已发布的完整证券研究报告,仔细阅读其所附各项声明、信息披露事项及风险提示,关注相关的分析、预测能够成立的关键假设条件,关注投资评级和证券目标价格的预测时间周期,并准确理解投资评级的含义。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深夜公告:管金生突发疾病逝世!他曾被称为“中国证券教父”,因“327国债事件”被判17年

  赵露思设计并创立自己的品牌,直播开箱展示商品和包装设计,表示全都是她和小希姐两个人完成

  太疯狂!外国游客突然涌入上海狂买:豪掷11万买旗袍,一下买6台华为电脑……拖着行李箱冲去扫货

  52岁卡纳瓦罗狂笑!乌兹首秀2-0+明年踢世界杯 年薪400万?仅一半

搜索